來源: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
責編:崔曉鋒
時間:2024-12-07 19:07
在現(xiàn)代制造業(yè)舞臺上,工業(yè)機器人以高效、精確、不知疲倦的特性,成為自動化生產線上的"明星"。
系列報道《冠軍 露一手》,今天走進中鋼集團邢臺機械軋輥有限公司,帶您認識2024年河北省職工職業(yè)技能大賽決賽工業(yè)機器人系統(tǒng)操作員比賽第一名,宋成全。
您眼前的這爐鋼水有1000多度,宋成全正帶著他的機器人徒弟給鋼水測溫。按要求,這溫度必須控制在1500到1800度之間,否則就會影響澆筑成品的質量。以前這項工作只能靠工人舉著測溫槍離近了測,現(xiàn)在都用上了機器人。
中鋼邢機軋輥有限公司設備員 宋成全:
我們用幾十行程序,就能讓機器人靠近高溫爐口去測溫,既減輕了勞動強度,也增強了安全系數(shù),而且它的測量精度也是比較高的 。
2019年控制工程專業(yè)碩士畢業(yè)后,宋成全進了中鋼邢機鑄鋼分廠,主要負責電氣設備的管理和更新改造。趕上企業(yè)大力推進自動化、數(shù)字化建設,這給了宋成全用武之地。他參與的第一個項目,是采集各個設備的關鍵參數(shù),為建設數(shù)字工廠打基礎。宋成全一頭扎進各個車間,和工人師傅們一遍遍地磨,一個個地問,只用了3個月,就完成了對現(xiàn)場傳感器的選型、信號線的布置和采集程序的編寫。
中鋼邢機軋輥有限公司設備員 王忠召:
成全在車間一待,有的時候待上一整天,中午吃飯的時候,有時候都讓我們給他們帶飯過來。
中鋼邢機軋輥有限公司設備員 宋成全:
時時刻刻我都在思考,怎么樣去采集這些溫度、壓力、流量這些關鍵信息,下班都一直在想,我甚至晚上睡覺前,洗澡都在想 。
反復與一線工人師傅溝通磨合,改進設計思路,幾年下來,宋成全帶的機器人徒弟越來越精準高效。雖然這些"徒弟們"能為大家省不少事兒,而帶他們、訓練他們的過程卻不能圖省事兒。在電渣爐車間里,記者看到,宋成全拿著機器人示教器,指揮機器人給產品部件除銹,根據(jù)他們在細節(jié)處的表現(xiàn),一個個地調整參數(shù)、積累數(shù)據(jù)。
中鋼邢機軋輥有限公司設備員 宋成全:
這里就是我的訓練場,我在這里去打磨機器人的一些可操作性,讓它變得更智能也更方便、更靈活。
改進電磁吸盤車,將加料失誤率降低50%;對15噸中頻爐烘爐工序進行自動化改造,提升效率60%……自2019年參加工作,短短五年時間,宋成全實施創(chuàng)新課題并參與公司重點自動化項目共計20多項。正是靠不斷攻克技術難題練就的過硬本領,他拿下了2024年河北省職工職業(yè)技能大賽決賽工業(yè)機器人系統(tǒng)操作員比賽第一名的好成績。
中鋼邢機軋輥有限公司設備員 宋成全:
時代給了我們很好的機遇,我們更應該踏下心來,不斷努力,不斷挑戰(zhàn),只要打不垮自己的,都能成全自己,為打造新質生產力貢獻屬于我們青年人的力量。